|
乡村厕所革命:8个案例解析乡村环境的革新之路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4-07-11 15:59来源:乡创联盟 乡村,是大地的诗篇,是自然和谐的画卷。然而,在乡间小径、青山绿水之间,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却反映出“大大的民生”问题,那便是乡村厕所。这小小的一方地,不仅仅是满足生活需求的设施,更是乡村文明、乡土风光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厕所改造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通过8个典型的乡村厕所改造案例,探讨其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推广建议。 从场地出发,将“桥”和“厕”进行融合,人们提供了可游可憩的空间场所。 高桥村位于四川宜宾,宜长兴百里翠竹长廊旁,是一个藏在林徽因诗歌《十一月的小村》中的美丽川南小村庄。近几年以竹文化、竹产业为主题,形成一个以竹为特色的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村。 “联接+配套”的“桥”“厕”融合,既完善道路系统,又满足农民及游客功能需求 与其他商业、文化或民宿建筑相比,公厕是一个在乡村振兴过程容易被忽视的公共配套设施,高桥村的公厕将农民生理需求与农作休息、农具储藏以及农业观光旅游等功能集合成了农业配套综合体。设计之初,希望通过对当地合适的生态科技的运用,将科技与农业生产进行融合。 改造地点位于村子入口区域的一片农田之中,场地两侧道路形成夹角形成合围之势,道路之间为农田。道路与农田大约有4米的高差。设计从场地出发,以“联接+配套”为切入点,将“桥”和“厕”两个主题进行融合,既将道路系统进行了完善,也满足了农民以及游客的功能需求。 公厕的形体以永续生态循环为理念,通过对结构墙体的立体折叠,构建空间三维自支撑结构体系将两侧道路系统进行连接。以一个独特的姿态与四周的农田融合在了一起。 政府引导,确保厕所改革落实 笔者发现,早在2010年,四川宜宾市就出台了八项措施,积极规范旅游公厕。同时,每年在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补助旅游公共厕所的日常管理维护经费;这样,通过专项资金落实,政府招标等公开透明的方式,吸引有能力有创意的团队进行厕所改造,大大提高改造效率及美观度。 单就高桥村所在的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来说,近几年,围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提升工作,该地先后投入4800余万元,建成并录入全国旅游厕所管理系统厕所118座。 翠屏区对国家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休闲街区等地的28座旅游厕所进行提档升级,按照“建一厕添一景”的思路和要求,把旅游厕所作为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品质、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 运营新模式亮点纷呈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维护 桥厕所在的宜宾翠屏区,是乡村旅游的示范地。作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一环,乡村厕所改造道阻且长。 翠屏区以创新思维破解旅游厕所建、管、养及运营存在的难题,运用政企合作、企业认养、委托管养、开放共享等旅游厕所运营新模式。 做到“四定”管理,定人、定点、定时、定保洁维修,标识规范,对外免费开放,做到“干净、无味、免费”; 二是进行方法创新,应用“互联网+厕所”技术,通过和百度地图的合作,开发了旅游厕所电子地图和微信小程序,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并纳入翠屏区全域旅游大数据,游客可以直接在手机百度地图和微信小程序上实现一张地图找厕所、用厕所、评厕所; 三是积极探索和推广旅游厕所“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新路子,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A级旅游厕所。 融合在地文化,满足观景、休闲娱乐及如厕功能与一体 高桥村的桥厕在设计上别具匠心,外侧墙面设置两个标高的圆形舷窗:上侧平面圆窗为成年人提供采光和观景,下侧外凸的泡泡窗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对外的探望、嬉戏有趣空间。 整个建筑外侧为粗粝的、由当地工人完成的竹模混凝土墙面,内侧为光洁的本地生产绿色瓷砖,相互形成对比。 建设过程中通过当地材料的运用以及与当地工人和竹编手艺人的积极合作,以在地建造的方式推动中国的乡村振兴。 如今,进入厕所,洗手台旁,人脸识别自动取纸机、感应式洁手机、风干机等智能化设备一应俱全。这些举措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资源浪费,也为厕所增添了“科技感”,游客纷纷称赞。 案例总结: 建一厕,添一景,小角落也有大功能 带风景的厕所 白天蹲着看云,晚上仰望星空 北京野餐露营公园内的“带风景”的厕所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位于离北京约85公里的一个野餐露营公园里。 这个公园过去主要走的是“假风车+花田”路线,以提供花田的种植为背景,在花田上放置一系列假的物品,例如假风车,假钢琴,吸引来自城市的自拍潮人,想打造原野风情的拍照打卡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风格在一线城市周边逐渐落伍。 为了适应变化,公园进行了转型,而这两座石头厕所和一个四面皆空的洗手台组合成的“带风景的厕所”成为了转型的节点。 修旧如旧,保持自然野性 建造这些厕所的石材都来自露营公园的附近,由当地的工人使用,将它们垒成厕所墙壁。 这座厕所的设计非常“原始”和“野性”,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自然的美。蹲在厕所里抬头仰望天空里的云,成为了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 由于公园被改造成露营公园,夜晚抬头仰望星空也将成为常有的事。洗手池也是这座厕所的重头戏,没有任何遮挡,你可以边洗手、洗瓜果,边眺望四处的风景。 洗手台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斜坡,拧开水龙头,水会直接流走,这样的设计使得这座厕所非常适合露营公园的环境,提供了一个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独特体验。 在符合城市建造规定的基础上创意创新 露天厕所被设计成露营区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因为当地的土地法规不允许新建任何类型的新结构或有屋顶建筑。因此,厕所只是一系列的围墙设计。 4个小型基础设施元素旨在突出其为适合景观的简洁构造,同时它们也标记着公园里的几个目标建筑。游客对于洗手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洗漱台的顶部是一块厚厚的混凝土板,guòbànér过半儿的联合创始人Christian Taeubert表示:“我们是想创造一种最基本的体验,即用冰冷的山水洗手,而不需要创造一个真正的水池。” 案例总结: 最原始的需求,就是最极致的体验 建管并重 重“面”子,更重“里”子 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推广和普及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这也是当地乡村振兴强劲活力的助推剂。 改厕“明白卡”是荣誉也是便利 如果你进行了旱厕改造,村里就会颁发一张代表荣誉的“明白卡”而这个卡要张贴在新改造的厕所上,当然这上边最醒目的内容是厕所建造时间和维修热线。这让村民们心里有了底。 在水尾镇下坝村叶家沟组,该村村民姚堂儒的家中,新建的厕所整洁干净,用瓷砖铺设的地面和墙面装饰一新,洗手池、热水器、淋浴花洒、冲水便池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张贴在厕所墙上的改厕“明白卡”格外醒目,卫生厕所修建时间和维修电话一目了然。提及厕所改造的前后变化,他感慨万千:“以前的厕所是旱厕,又臭又脏。现在改造后的厕所干净又宽敞,还安装了热水器,洗澡、用水都很方便。” 当然,“面子”重要,“里子”也不能少。该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均为“三格式”化粪池的节水式水冲厕所,粪水经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后,还能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不仅能有效提高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还能进一步保护环境质量、美化村庄环境。 改厕有收益 惠民工程调动积极性 据了解,针对厕所革命,当地出台了一项惠民工程。村民姚本礼也是这项惠民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他家里今年新建的厕所得到2000元补助资金,对此,他们一家人甚是满意。“现在的政策真好,我们新建卫生厕所,又还有补助,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村民姚本礼说,在得知这项政策后,第一时间进行申报,迅速修建了卫生厕所。 该县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采取“农户自筹+政策补助”相结合方式,由群众自建自改,乡镇和业务部门全程“抓进度、保质量”完成改造,最后通过县乡两级验收后实施财政奖补。 数据显示,2023年,岑巩县农村户厕新改建任务2000户已全部完成,已拨付财政奖补资金359.747万元。 案例总结: 维护找的到人,解决村民所虑, 有监管有奖励才能调动更多积极性 在过去,安徽当地农村的厕所一般都有另一个名字——“茅厕”:一个粪坑、两块砖头、三尺见方就成了方便之处。 有的农民家里还养着猪,茅厕与猪圈相连,污水直接排入猪圈粪坑,如厕时夏天忍受蚊虫叮咬、冬天饱受严寒冷风。 即使“茅厕”条件相当恶劣,不少村民在推进改厕之初,仍有抵触情绪。原来在农村,特别是皖北平原地区,群众有个普遍观点,认为厕所是藏污纳垢之处,放得越远越好,但是现在的改厕要求进院入室,群众比较难以接受。 改厕不搞大包大揽,后续维护是群众最关心的事。不少村民最开始用新厕所或多或少有些不习惯,县里以乡和村为单位建立起管护站服务站点。 以沱湖乡为例,全乡共建立管护站2个、管护点5个,工作人员8名,管护服务车5辆,吸污泵20个,为农户提供粪污清掏和厕具维修工作。工作人员实行分区包片,确保群众有清掏和维修需求时可以及时到位。 大岗村党委委员坦言,农村地区是标准的熟人社会,一户村民完成改厕,居住环境变好之后,自然也会带动周围村民加入改厕行动中。 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五河县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8%,全县建起长效管护服务站36个、管护服务点199个。 在抓住“改厕”这一牛鼻子之后,五河县农村环境也越来越好,户外没有了粪污堆积,垃圾污水处理两项难题也迎刃而解。 案例总结: 村庄美不美,关键要看水, 而治水的关键,则在于“改厕治污” 农村改厕要“三分建、七分管” 近年来,浏阳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以“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走出一条以“厕所革命”撬动人居环境升级的新路径。 2020年至2021年,浏阳共完成农村改厕11万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5%,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市)。 修建质量关是浏阳改厕的“第一关” 经过反复比对和测算,浏阳最终确定三格式整体化玻璃钢化粪池作为农村改厕主推的方案,每个价格1900元。这种化粪池美观又耐用,建设工时短,占地面积小,维护很方便,关键是无害效果好、花钱少,农民不掏一分钱,财政少花冤枉钱。 “管理关”是改厕最重要一关 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通过引入两家商业保险公司,浏阳以30元每座的保费统一为新改(建)厕所投保,保险公司承担20年产品质量缺陷责任和由此造成的第三者损害责任,最高赔付金额分别达1900元/座、100万元/次。 官渡镇田郊村村民宋范美就因此而受益。2021年6月,因为持续的雨水天气,他们家的玻璃钢三格化粪池出现了浮罐的情况,导致污水溢流。“向镇上反映后,他们向保险公司申请了理赔,并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了维修。”宋范美说。 据了解,为确保改厕无忧,浏阳市首创性地引入两家商业保险机制,投入300万元统一为10万座户厕改造购买保险,保险公司承担5年安装建设、20年产品质量缺陷责任和由此造成的第三者损害责任。 一旦发生质量缺陷责任和由此造成的第三者损害责任,保险公司最高赔付金额分别达每座1900元、每次100万元。 案例总结: 一手抓修建,一手抓管理,让改厕没有“后顾之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境整治工作,旱厕改造后的使用问题一直是个不易解决的突出问题,过去的按压式或踩踏式冲厕的改厕方式,储水桶配件容易损坏,冬天室外不防冻,大量冲厕后增加清掏频率,增加群众经济负担,使已改厕的群众满意度低,未改厕的群众不愿意改厕现象普遍存在。 解决问题才是新型厕改的关键 2022年,山东夏津按照农户“愿改尽改”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同时为满足农村改厕群众使用节水、防冻改厕模式的需求,县住建局多方调查了解,并和省外改厕业务同行联系沟通,引进一种空气能气封式马桶改厕模式。 这种改厕方式利用大烟筒原理,具有无臭味、免冲厕、免维修、冬季防冻等特点,结构简单不用维修,每户2年左右才抽一次粪,有利于粪污资源化利用。 据了解大烟筒空气能气封式免冲水无臭改厕模式它利用了高、低管相连通,产生气压差(也就是平常说的烟筒效应)的原理,空气由高气压向低气压位置流动,形成一个气体的盖子,把化粪池内的臭味密封住,使厕所内的全天候空气新鲜。 群众参观后,看到新厕所既漂亮,又没有臭味,也不用担心冬季上冻问题,坐便器还很方便老年人使用,群众纷纷响应改厕,要求采用这种方式改厕的情况,得到使用群众的普遍认可。 参与改造的农户向调研人员表达了他们的使用感受。他们对该技术产品不需要水又卫生、没有臭味的使用效果表示相当满意,非常“地道”!采用坐便器如厕比原来老厕所的蹲便更舒服、更安全、更卫生。特别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起来也更容易了。 经过这种新型改厕模式的推广,得到了广大乡镇、村委会的积极配合,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既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切实提高了农村改厕群众的满意度,还为农村人居环境贡献了力量。 案例总结: 新型厕改,马桶小科技改变生存大问题 农村户厕整改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会昌县洞头乡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高效、稳妥推进农村户厕整改工作,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对农村户厕存在的清掏口不规范、无过粪弯管、化粪池比例不达标等问题开展逐村、逐户、逐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问题底数,明确整改完成时限、具体措施,为稳步推进全乡改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群众是农村户厕整改中的主力军。会昌县洞头乡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乡村夜话”的形式,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农村污水管网入户难、单户整改成本高等实际困难,洞头乡聘请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班组,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统一的标准进行施工,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住户化粪池堵、漏、渗的问题,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长效管护是厕改的持久之根本。洞头乡建立乡、村、户农村户厕管护三级责任机制,明确农户是户厕管护的第一责任人,片区村干部是户厕管护的监督人,乡级定期开展巡查。 通过知识培训和现场教学,为每个村培养2名改厕明白人和厕所维修人员,在农户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设置公益性岗位对村内污水处理设施、沟渠统一打扫清理,及时清运户厕粪污,确保农村厕所粪污满了有人掏、出了问题有人修,切实做到“建、管、用”有效衔接。 案例总结: 厕改问题要从群众中来,解决方法要到群众中去 厕所革命从“要我改”到“我要改”转变 室内室外一起改造。柴桑区利用脱贫资金对贫困村农户厕所室内室外一起改造,对非贫困村的自然村庄则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农户厕所室内室外一起改造,对群众有室内室外一起改造需求的也一起改造。 户厕公厕奖补激励。农村户厕改造由乡镇征求群众需求后自行上报任务数,在户厕改造的同时区级每年按照8万元/座标准对新建农村公厕进行奖补,目前,全区新改建90座风格多样、功能齐全均达到三类标准的公厕。 按照1000元/户标准对15888座新改建农村常规户厕进行奖补,按照3000元/户标准对300座“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样板户厕进行奖补,全区提前完成二类县85%的任务,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 。 农户由“要我改”到“我要改”转变。将厕所革命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首厕示范引领作用,集中打造一批精品亮点村庄,让广大农户享受改厕成果,实现农户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案例总结: 从被动到主动,需要从源头开始把好关口。 综上所述,乡村厕所改造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乡村卫生条件、提升乡村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无论从环境、预算还是整改难度来看,厕所都不是一个让人激动的项目。尽管如此,优秀的基层干部,设计者们仍然能使厕所的改造和设计充满了精巧的构思,也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带来了更多创新的可能。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希望能够在更多县域推广乡村厕所改造的成功经验,为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贡献力量。 |
|